對物流裝備行業現狀及未來的思考
物流裝備行業近年來在智能化、自動化的發展過程中出現了技術快速迭代的現象。隨著行業市場需求的變化,終端客戶對于產品的效率要求越來越高,這也對設備商和集成商提出了新的挑戰。我國制造業和物流業工況的繁重程度遠高于國外,因此需求也與國外用戶有較大差別。這樣一來,優化產品解決方案的當務之急就是要提升效率。客戶希望產品能夠運行得更快更順暢,同時保證穩定性和安全性。隨著項目規模越來越大,客戶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但產品效率并不是能夠無限提升的,因此大家就開始在優化方案這一角度上下功夫,進而產生了一些新產品。在這樣的背景下,AGV類KIVA機器人等新型設備開始進入市場,普及速度也非常快。正是這種新產品的不斷普及,使得我們的產品解決方案更加柔性化,加上我們的新算法植入,設備會變得更加靈活,設備的適用范圍也更廣。我認為在數字化和智能化快速迭代的背景下,我們的觀念要隨之變化,之前風靡一時的輸送機等設備已經不能滿足所有場景的要求,必須通過新型設備來填補空白,更多設備的加入提升了產品解決方案的可行性和柔性,解決了客戶在任務波峰波谷差距較大時產生的效率不足或設備過剩的問題。我們都知道,原本新產品推出并普及是一個非常長的過程,但現在一款新產品推出后,在兩三年的時間內就能做到普及,這說明我們的思維在變化,對新技術新方案的接受程度在不斷提高。當然,這些變化出現的唯一根源就是市場需求,物流設備及方案不是無根之木,它是緊緊根植在客戶需求中的。不僅僅技術發展讓我們變得接受度更高,市場需求的變化也會倒逼設備商推出新的設備,優化自己的產品解決方案。新場景的出現也成為了新一代設備的練兵場。我相信未來整個行業還會呈現一種協同化、差異化發展的趨勢,同質化競爭現象也將會逐步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完善的市場秩序。
2020年的新冠疫情改變了很多行業的作業模式,2021年又出現零星的反復后,安全作業又開始成為制造業與物流業關注的重點。特別是新冠疫情在國外的肆虐,嚴重影響了我國物流業全球化的進程。原來是人傳人,后來是物也傳人;開始是冷鏈,后來蔓延到其他的進口貨物領域。如果疫情常態化繼續保持下去,要想減少人對作業的參與度,“機器換人”的進程就會進一步加快。但用設備替代人工也不是無限的。從更加宏觀的方面來看,自動化與智能化程度越高,其購置成本和維護成本也會更高。我們提出的無人工廠理念,并不是要工廠里一個人都沒有,如果有一些環節用人工的柔性更高,或者采用機器的成本過高,是沒有必要一定要用設備來代替人工的。因此,如何做到設備和人工的結合與優化,并且達到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是終端用戶與設備商需要共同去考慮的事情。總而言之,我們不要單純為了換人而引入機器,一切設備的引入都是要考慮經濟性與合理性的,都是要以降本增效為最終目的,不要舍本逐末。設備商一方面要做好研發,充分考慮到新興技術落地的問題,另一方面要做好市場的調研與了解,推出能解決客戶實際問題的落地方案。
中國是一個制造業大國,擁有非常完整的制造業產業鏈條。要從制造業大國走向制造業強國,必須走智能制造路線。我們現有的制造業發展到一定程度也會遇到瓶頸,一些高技術含量的產品制造必須通過引入自動化、智能化設備來實現。傳統制造業的升級,不僅僅是加工環節的智能化,而是要在全產業鏈實現智能化改造,在各個工序之間實現有效的智能化串聯。由于智能制造需要在同一生產線制造不同品類的產品,與之相連的物流環節就面臨著挑戰:原材料供應如何規劃,產品質量怎么檢測,入庫之后又怎樣去進行差異化倉儲,這就需要一整套高度智能化的物流設備來與智能制造生產線進行匹配。我們現在所說的制造業智慧物流,包括了原材料與制成品的儲、配、運等環節,這與原來車間只管加工的情況大相徑庭,要做到智慧物流,必須規劃整條供應鏈。從智慧工廠發展到智慧園區,進而擴展到社會物流鏈方面。隨著智能制造的進一步推廣應用,與之配套的物流業也要考慮自己的產品與服務升級換代,如果智慧物流不能與之匹配,就會產生大量的庫存,造成大量的成本浪費。在未來,隨著供應鏈理念的進一步升級,智能制造與智能物流的關系會更加密切。
從智能化的角度來看,不管是應用于制造業還是物流業,未來都涉及到定制化問題,不同行業所需要的物流產品解決方案差異非常大,如何根據需求組合相關設備,達到客戶的標準,是設備商一直思考的問題。不管是產品還是方案,在未來都會具備越來越高的智能化程度。隨著運維系統越來越大,遠程診斷、故障排除等功能也日趨成熟。另外,進一步提升安全性這一永恒的話題,通過運用AI技術也可以在控制、檢測、故障預防等方面提升安全系數。在節能方面,也能更好地避免浪費。我們的物流設備企業中,有不少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已經很大了,對這些企業來說,未來一定要高質量發展。首先,產品質量與壽命要提升,更加注重耐用性。與此同時,產品品質要得到提升,在降噪、能耗、效率方面要不斷優化。另外,設備不僅僅是可靠性越高越好,運維服務質量也非常重要。除此之外,還有國產化的要素。在一個全球化的時代,自力更生看起來似乎并不重要,但一旦國際形勢出現變化,能否自給自足的差異就非常明顯了。在研發方面,中國不缺應用場景,這是一大優勢。我們應該加強研發投入,并把重點放在新技術如何落地上。只有創立了足夠強大的品牌,我們才能具備定制標準的實力。中國的物流裝備經歷了近50年的發展,需要有新的發展理念,不再僅僅滿足于原來的低檔次制造,思維也要向高端化發展,實現行業的良性循環。
推薦閱讀
-
分布式賬本帶給物流搬家的轉變
2018-10-09 -
香港跨境私家車常規配額接受申請
2021-06-17 -
物流2019服務近在身邊
2019-12-14 -
搬家行業迎來利好新機勢不可擋
2021-01-14 -
香港到蕪湖搬家公司,中港搬家
2019-07-09 -
香港美女來大陸生活后的感嘆
2020-10-08 -
香港搬家到廣州價格
2019-05-02 -
物流行業有點慘購車需謹慎
2020-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