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商網(wǎng)店戰(zhàn)火將燒向物流行業(yè)
過去,家電廠商總是會說"得渠道者得天下"。如今,家電廠商肯定會說"得物流商者得天下"。近年來,京東家電在家電零售市場的崛起,京東物流體系扮演著重要角色。如今京東更是將電商網(wǎng)店的戰(zhàn)火燒向了物流行業(yè)。
京東與阿里的爭奪戰(zhàn),從電商網(wǎng)店平臺打到了物流行業(yè)競爭。近日,京東通知商家,由于京東開放平臺與多家物流服務承運商的合同陸續(xù)到期,為了保障訂單履約及運營穩(wěn)定安全,提醒商家在2020年8月31日之后,申通等物流服務承運商可能無法在系統(tǒng)發(fā)貨列表中選擇,相關物流跟蹤信息也將無法在京東平臺展示,建議商家進行物流服務承運商切換。
表面看,京東禁用申通的原因是合同到期,但實際上這不過是一個官方的說法,更深層次的原因在于:阿里成為申通快遞的大股東,而京東物流想入駐阿里旗下電商平臺的合作需求得不到回應,有違"公平、對等、共贏"的合作原則,只能暫停與申通的合作。
顯然,按照京東的說法,阿里拒絕京東物流接入,京東也干脆停用阿里系物流。這才是真正的原因。當然,這也符合商業(yè)的規(guī)律。
公開資料顯示,2019年7月阿里巴巴以46.7億元的價格收購德殷德潤49%的股權。德殷德潤為申通快遞第一大股東,持有申通快遞29.90%的股權。從而阿里間接持有申通快遞14.65%的股權。同年7月,阿里又與申通股東簽署購股選擇權協(xié)議--在三年有效期內,阿里巴巴可以要求購買一部分申通股東的股權,或部分申通股份。
盡管阿里并非申通的控股股東,但申通還是不可避免地成了"貓狗大戰(zhàn)"的炮灰。因為,這些年阿里與京東兩大電商巨頭的競爭,有目共睹。此次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的物流之爭,本質上正是電商巨頭之間的較量。電商平臺在建立行業(yè)競爭壁壘的過程中,物流正在變得越來越重要,電商平臺之間的競爭已經逐漸延伸為快遞行業(yè)之間的競爭。京東與申通的火藥味,也在揭示著快遞公司"站隊"明顯,競爭激烈的殘酷現(xiàn)實。
目前,阿里系"四通一達"對抗京東、順豐,暫時形成了快遞行業(yè)的短暫平衡,而一旦其中有一方勢力壯大,勢必會對其他方造成威脅。
近年來,阿里通過打造菜鳥網(wǎng)絡,聯(lián)絡起全國的物流公司,通過投資并購的方式整合上下游產業(yè)鏈,集齊了"四通一達"5家傳統(tǒng)快遞上市公司,建立起很高的物流聯(lián)盟壁壘。與此同時,京東也積極拓展其物流領域帝國。除了擁有快遞、供應鏈、冷鏈等多種服務的京東物流,京東還針對電商小件創(chuàng)立了加盟制的快遞品牌--眾郵快遞。
在京東高歌進軍物流、快遞的征程中,阿里無疑是最大的阻礙,兩者的物流之戰(zhàn)早已一觸即發(fā)。阿里不同意京東物流入駐淘寶,涉及到的不只是物流,還有關鍵的用戶數(shù)據(jù)。而隨著阿里在物流領域的投資和布局,市場上的物流公司逐漸被阿里收入麾下,京東不得不采取反制措施。
在這一背景下,京東不得不封殺申通。從2017年開始,京東就已經開始封殺其他物流公司,圓通、EMS、百世、德邦等一系列快遞公司。蘇寧收購天天快遞之后,天天快遞也被京東列入封殺名單。因此,京東此次停用申通也就不難理解了。對京東來說,阿里是否是申通的大股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阿里系物流在日益壯大,已經觸碰了京東物流的護城河。
物流和電商是相融共生的關系,阿里和京東的競爭不在物流領域,本質上是在物流網(wǎng)絡形成以后,獲取潛在電商市場的新用戶,這也是當下流量見頂之時,電商平臺不得不通過物流開啟流量爭奪的第二戰(zhàn)場。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競爭也是有度的,無論是電商還是物流,本質上還是為消費者提供服務。如果企業(yè)僅僅以利益為目的,即使贏得了戰(zhàn)場,但失去了"民心",最終也只能走下坡路!
推薦閱讀
-
香港第三季度出口指數(shù)回升
2020-09-15 -
新零售時代物流發(fā)展思考
2019-04-01 -
香港搬家到秦皇島,香港搬屋到秦皇島流程
2022-08-17 -
京東香港上市的招股書披露
2020-06-05 -
香港搬家到羅湖,香港至羅湖搬屋
2018-12-05 -
推進“快遞進村” 助力鄉(xiāng)村物流振興
2022-04-21 -
持續(xù)助力物流業(yè)降本增效
2020-03-18 -
香港搬家到茂名,香港至茂名搬家
2025-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