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時代物流發展思考
由于中國經濟處于由發展中國家進入發達國家的拐點,零售領域的地域差異、消費細分、消費升級/消費遷移變化頻繁,比如經濟圈消費差異、戶外/競技的專業性裝備、健身引發的室內健身裝備、馬拉松等生活方式引發的休閑轉運動風潮、網紅直播的電商、二次元的COSPLAY/動漫、復古風的唐服/漢服、新零售下的在線訂制等等,總之中國GDP從1990年的0.36萬億美元到2018年13.6萬億美元,30年不到增加了37倍,零售領域也跟著在快速成長/快速變化,消費者的成長需求變化也是迅速的,而且關鍵是這種成長變化是不確定的、分叉式的,導致風口很難預測。零售的本質無非就是了解需求端,提供高性價比的商品、極致的體驗方式呈現給消費者,便捷地完成交易。再來看看我們的市場、消費者、大數據:因為我國消費市場遷移/升級/細分變化復雜,消費者需求數據碎片化、封閉化、區域政策差異化,總結來說就是市場成長迅速、消費者成長迅速/消費者大數據缺乏沉淀,導致了產業群很難圍繞消費市場進行重構/遷移。
再來看下線上線下商品流通的區別:其實電商在倉儲單件拆零作業、包裝成本、單件快遞流通成本是遠遠大于線下批量整箱中轉、批量整箱包裝、批量配載成本的。
國內市場成長迅速、消費者成長迅速、大數據缺乏沉淀、產業群無法圍繞消費者進行重構/遷移,在這樣的特性下,電商突破區域性的限制,商品靈活多樣地展現在消費者面前,移動互聯網的技術發展及其物流快遞的發展使得交易更加便捷,助推國內電商一片欣欣向榮(另外訂貨模式以產定銷導致預測準確性偏低/庫存消化不良、租金上漲也是很大的助推因素)。
我們來看看一些發達國家:美國1990年6萬億/2018年20萬億,30年間3倍;日本1990年3萬億/2018年5萬億,30年1.6倍,在這樣一種經濟增長速度下,零售領域、消費者變化都是緩慢的,這些發達國家很早就完成了大數據的積累,圍繞消費者對產業進行重構/遷移,商品在線下跟消費得到了較好的匹配,所以發達國家電商發展相對緩慢,線上/線下規模也不是一個量級的(國內鞋服線上份額占比30%是有的)。細分領域內,每個價格區間都有那么幾家市場份額很高的品牌,每個品牌都有一定的沉淀,相對固化的消費群體(就好像沙縣小吃、蘭州拉面、本地一些快餐/蓋澆飯/面館扎堆挨著一起),然后去這個價格區間的消費人群都有自己相對選擇的偏好,而且這種偏好具有很大的主觀性。
拉動/快反是什么呢,就是賣得好的快速生產、快速翻單補貨,這樣外行看來是沒什么問題,但是問題是每個品牌都有他核心的拳頭產品,這種拳頭產品占比整個零售份額30%是有的,同時這種拳頭產品利潤偏低,如果一味地快速翻單,沖擊拳頭產品的銷售量,那么對該品牌其他品類沖擊非常大,同時因為核心產品快速翻單,消耗了公司大量的優質資源,導致其他品類的市場競爭力進一步下滑,來年可能就是A產品40%,但是整個規模沒成長,成本卻上升了。線上快反是有一定的操作空間,因為數據流實時線上化,數據獲取迅速、準確、清晰,同時線上消費者購買因素相對容易分析,線下消費者隨機因素就多了(比如導購的服務/顏值、門店的位置、偶然性的逛街、櫥窗展示的效果…..一句話,隨機性消費因素比較多)。
以上不接受杠精一樣的反駁,不要講個例,個例快反成功那是對細分市場的成功,不是你快反做得好,或者說數據優化呈現得好看了,都在為KPI絞盡腦汁。
推薦閱讀
-
香港搬家到上海松江區
2019-09-24 -
李家超抵達印尼推廣香港優勢及發展機遇
2023-07-27 -
繞不過的干線運輸痛點
2018-07-08 -
香港到龍巖搬家公司,中港搬家
2019-05-30 -
香港搬家到六安,香港搬屋到六安正常流程
2023-01-12 -
2020搬家行業前景及現狀分析
2020-09-13 -
香港進口優勢
2019-03-31 -
香港搬家到宿遷,香港搬屋到宿遷正常流程
2022-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