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搶搭大灣區建設快車
善謀事者謀于勢。香港在大灣區建設中扮演何種角色,發揮什么功能?今年2月,中央發布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對此有詳細解答。實際上,香港給這份規劃貢獻了不少意見建議。
從2017年起,香港特區政府就積極參與《規劃綱要》的制定,全面參與草擬文本,港澳兩位行政長官以成員身份出席中央領導層次的會議,香港社會各界的許多意見也在《規劃綱要》中得到了體現。
在已發布的兩份施政報告中,林鄭月娥均把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列為特區政府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她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說,特區政府未來的重點工作包括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的地位,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加強大灣區內城市互聯互通,推動青年創新創業,充分利用香港的國際聯系和國際網絡,向海外推廣粵港澳大灣區,吸引資金和人才落戶大灣區,并推動大灣區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區。為更全面統籌推動香港參與大灣區建設,林鄭月娥已成立并親自主持一個包括特區政府高層在內的“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督導委員會”,還將成立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辦公室并委任大灣區發展專員。
布局大灣區建設,香港過去兩年來已投入130億美元,并出臺多項措施。其中,為便利內地企業把境外的投資和業務總部放在香港,特區政府3年來一直在調整稅制,降低企業利得稅,保護投資協議和避免雙重征稅安排。
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中之重;浉郯拇鬄硡^面積達5.6萬平方公里,人口超過7000萬,經濟總量超過10萬億元。跟世界上其他著名灣區相比,其基礎要素遙遙領先,短板恰恰就是在科技創新。人們對香港的印象往往停留于“重商”,但香港其實有著雄厚的科研實力!跋愀塾4所高校位列世界高校前100名,它們科研實力強,與國際接軌緊密,這些都是香港在發展創科方面的優勢!毕愀厶貐^政府創新及科技局局長楊偉雄介紹,香港兩院院士數量很多,每年還有約9000名畢業生來自科技領域,這些人才都是科技創新產業的支柱力量。同時,香港的融資成本低,融資渠道廣,也更有利于科技創新平臺發展。
近兩年,香港特區政府在科創領域投資逾1000億港元,大力發展生物科技、人工智能、智慧城市、金融科技4個范疇,6所香港高校在深圳設立72個科研機構,共同參與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科技創新走廊建設。
多方努力下,大灣區的科創生態圈近年展現出極大活力。尤其是香港,與幾年前相比,創業氣氛、資本投入大為改觀。僅僅在香港數碼港,金融科技領域的初創企業就有300多家,而且30%是來自香港以外的,包括英國、印度、馬來西亞、以色列等,展現香港在創科方面的吸引力和潛力。
推薦閱讀
-
物流產業成自動駕駛團隊的“避風港”
2018-07-24 -
去年香港銀行體系信貸增幅放緩
2021-02-05 -
深圳近20年最大土拍背后
2019-07-03 -
香港搬家到淄博,香港搬屋到淄博正常流程
2023-03-19 -
智能+物流行業發展概況分析
2020-10-23 -
香港搬家到大陸具體流程
2019-04-28 -
香港搬家到大連,香港搬家至大連正常流程
2022-10-03 -
香港搬家到鄭州,中港跨境搬家
20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