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倉成跨境搬家救命草
口罩類醫療防疫商品確實是當前跨境電商行業最熱門的一個類目,但事實證明并非人人都能分一杯羹。
不似口罩、防護服等防疫物資,在疫情期間都保質超量生產,據DATA100 調查結果顯示,服裝服飾、美妝、數碼等品類受疫情沖擊較大,而這些品類剛好是跨境電商行業多年來的爆款品類。
對此,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B2B與跨境電商部主任、高級分析師張周平分析表示,“浙江、廣東、江蘇等國內主要的貨源地的工廠都已停工,短期內將出現跨境電商商品斷貨。多數中小跨境電商賣家備貨不足,將出現商品售完無庫存現象。”
在中國的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各行業的逐步復工雖然有望讓這一情況得到有效的緩解,但復工后想要完全恢復產能仍需一定時間,有理由相信中小型跨境電商賣家缺貨現象還將持續。
而與此同時,隨著海外疫情的蔓延與加劇,于絕大部分跨境電商賣家而言,更突出的問題暴露出來:即使手上仍有存貨,如何把商品順利送到用戶手上?
相關信息顯示,在空運方面,北美航司暫停到3、 4 月份,歐洲航司大部分暫停到 3 月底,英國航空暫停到 4 月中旬,亞洲、中東、非洲等地區部分航司暫停到 3 月底,澳新航司暫停到 3 月底;
在海運方面,美國、新加坡、巴西等國并未要求強制隔離,但要增加對人、船、車的各種檢疫流程,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澳大利亞、科威特等國政策相對嚴格,要求船舶隔離或暫停接收有風險的船舶。
跨境物流運輸渠道多方受限,商品的時效性自然難以保證。交期過長,勢必將影響消費者體驗,更會拖累相關業務發展,尤其是主要做自發貨的中小型跨境賣家,只能靜靜等待物流恢復暢通,而原本用作降本增效的新業態海外倉,則成了不少大型跨境電商賣家的“救命稻草”。
“疫情期間,一些企業通過共享物流信息、整合海外倉資源等方式,降低運營成本,暢通進出口雙向渠道。”商務部綜合司司長儲士家如此表示。
海外倉的優勢毋庸置疑,在國內不能發貨的情況下,還有它能夠承接原本應由國內發貨的訂單,但此舉只能惠及一些提前在海外布局有海外倉的跨境賣家,且相對更加考驗跨境賣家的備貨管控能力。
在海外倉小批量多頻次的備貨模式下,對資金的占用比例相對較大,若是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都會導致欠貨或滯銷的發生。也就是說,相比國內直采模式,海外倉風險更高。
推薦閱讀
-
香港實施全球最低稅及香港最低補足稅
2025-05-29 -
香港搬家到保山,香港至保山托運
2018-10-15 -
香港行政長官探訪過渡性房屋住戶
2021-10-11 -
物流春節放假有“講究”
2020-01-07 -
江西直達中亞五國班列構建物流新通道
2024-03-31 -
廣深港高鐵香港段9月23日通車
2018-08-24 -
香港搬家到大連,香港搬屋至大連運輸方式
2021-02-23 -
香港到湖州搬家公司,中港搬家
2019-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