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配送末梢的本質是什么
越來越密集的快遞柜和驛站,提高了快遞公司的運行效率,滿足了部分不方便在家收貨的消費者需求,但也降低了不少消費者的收貨體驗。從供給和需求對應的樸素的商業邏輯來看,這個服務/產品面向的主要對象是快遞公司或者說整個物流體系,再加上部分消費者。
豐巢原本是把這當做一門性感的生意來做的。
我們來看看豐巢的操作,采用互聯網常用的激進打法重金投入,先站穩位置,然后開始在各個終端柜上嘗試不同的商業模式,包括但不限于廣告、電商等等。占領山頭→獲取流量→培養習慣→商業變現,這種套路我們大家都挺熟悉的了。
但前面也分析過,以柜子作為載體的更具想象力的商業模式,暫時還沒有跑通,而快遞終端這種本身并沒有太方便所有消費者的產品和服務,根據現在的市場反應來看,暫時也應該沒辦法從消費者這里收到太多錢。
豐巢的燒錢之旅,可能暫時還沒法結束。
目前看來,菜鳥在驛站模式中還沒有表現出太多賺錢野心,動作主要集中在優化消費者體驗上,比如說努力通過智能設備打造“無感取件”等等;所以,我們可以把這理解為是阿里巴巴物流生態布局中的一個環節,通過完善最后1公里,來提高物流整體的運轉效率,進而提升整個電商體系的效率。
借用最近流行的說法,這也算是一種基礎設施建設吧。
如果要說更多的想象空間,大概率也是基于阿里巴巴生態體系下的更多資源整合。比如說,基于驛站的社區站位,跟本地生活體系搭線,在社區團購等各種社區服務方面發力。相對于無人柜體,有人的門面可能更好發揮社區生活服務平臺的作用。
基于現在的判斷,我們傾向于認為,菜鳥這種以基礎設施的初心來建設物流終端,有更強的生存力——不用燒太多錢,暫時不指望靠它賺錢,背靠阿里,能跟下單這個環節打通,有潛力去滿足消費者更加個性化的快遞投送需求……
來自快遞公司的資本風向這幾年在二者間轉來又轉去,現階段,快遞公司也站在了菜鳥驛站這一端。簡單回顧下各大快遞公司的投資變遷情況。2013年,阿里巴巴與順豐、三通一達(申通、圓通、中通、韻達)等共同組建“菜鳥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兩年后,順豐、申通、中通和韻達,聯合普洛斯成立豐巢。
推薦閱讀
-
香港到深圳搬家公司操作流程
2018-12-17 -
香港搬家到昆明,香港搬屋到昆明市
2022-05-09 -
空運物流瓶頸危及抗疫
2020-03-27 -
香港九龍社團聯會到佛山參觀交流
2025-07-18 -
香港人士評價港珠澳大橋開通意義
2018-10-24 -
在港外國商界對香港前景充滿信心
2021-11-28 -
得物流者得天下
2020-02-09 -
多措并舉推動跨境物流高質量發展
2024-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