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全復工暢通經濟循環
疫情發生以來,交通物流企業為疫情的防控和恢復經濟社會正常秩序發揮了重要保障作用。與此同時,交通運輸行業受疫情的影響也很大。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劉小明介紹,截至2月底,全國物流企業復工比例已經超過八成,道路貨運市場持續回暖,車輛開工率已恢復至七成,物流園區的復工率接近九成。此外,目前郵政快遞業復工人員近300萬人,復工率達90.2%,日處理快件量1.6億件以上,復產率超過80%。交通重點在建項目方面,截至目前,鐵路在建項目復工率達到77.8%,公路、水路總投資10億元以上的在建項目達到68.2%,民航機場在建項目超過59%。
從支持物流業企業有序復工復產、加大財稅金融支持力度、降低物流相關行業收費負擔、加快健全應急物流體系建設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政策措施。
一是對運輸疫情防控重點保障物資等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稅;二是3月1日至6月30日,免收進出口貨物港口建設費,將貨物港務費、港口設施保安費等政府定價收費標準降低20%,取消非油輪貨船強制應急響應服務及收費;三是6月底前,減半收取鐵路保價、集裝箱延期使用、貨車滯留等費用;四是免征航空公司應繳納的民航發展基金,降低部分政府管理的機場服務保障環節收費;五是對疫情防控期間執行應急運輸任務的交通運輸、物流企業,屬于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由各級財政給予補償;六是對運輸重要醫用物資、重要生活物資的骨干企業,提供優惠利率貸款;七是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物流運輸等行業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提供金融支持;八是鼓勵保險公司通過延長保險期限、續保費用抵扣等方式適當減免疫情期間停運的營運車輛、船舶、飛機保險費用;九是盡快出臺收費公路免費通行的后續支持保障政策;十是鼓勵各地采取階段性減免出租車“份子錢”。
國家郵政局副局長劉君表示,有一些疫情比較嚴重的地方,防控措施還比較嚴格,快遞員無法進入小區。在這些地區,不少小區物業也提供了一些必要的措施,如提供貨架為快遞企業提供投送方便,避免小區門口“擺地攤”的現象,爭取讓用戶更方便地收取快件。
“從長遠來看,郵件快件智能末端服務設施是發展大趨勢,我們將推動出臺一些具體措施,積極推動將郵件快件智能末端設施、末端公共服務站納入城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范疇,鼓勵支持各方面力量加大智能末端服務設施建設的力度,建設集約共享的末端公共服務場所,加快補齊郵政快遞基礎設施的短板。”劉君說。
這次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當中,一些骨干物流企業,包括一些創新型的企業積極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5G等新技術,包括一些無接觸式的新配送模式。以無人機自動分揀等為代表的智慧物流設備,也在提高物流效率、減少人員交叉感染方面凸顯優勢。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會同有關部門著力創造良好的政策條件和發展環境,促進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化設施設備與物流活動的深度融合,為深入推進物流業降本增效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國家發改委副秘書長高杲說。
推薦閱讀
-
看好中國經濟強大韌性潛能
2020-06-04 -
香港搬家到廣州,香港至廣州搬屋
2018-12-05 -
香港搬家到長沙,香港搬屋到長沙市
2022-04-19 -
員工復工健康安全引關注
2020-03-17 -
香港搬家到江門,香港搬屋至江門
2025-06-24 -
香港搬家到達州,香港至達州托運
2018-10-19 -
鞋子服裝行業智能物流迎來新變局
2021-11-02 -
深圳香港同舟共濟齊心協力
2020-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