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規模最大智能物流中心
年快遞業務量剛剛超越600億的中國物流仍在不斷實現新突破。12月18日,京東物流全面投用亞洲規模最大的一體化智能物流中心——東莞亞洲一號。該中心建筑面積近50萬平米,單日訂單處理能力達到160萬單,自動立體倉庫可同時存儲超過2000萬件中件商品。以智能物流中心的集群化效應加速粵港澳大灣區商品流通和供應鏈升級,為當地企業降本增效和大灣區創新發展帶來重要助力。與此同時,京東物流亞洲一號智能物流園區在5年內投用達到25座,形成亞洲電商物流領域規模最大的智能化倉群,成為中國物流基礎設施智能化迭代的標志和世界范圍內一體化智能物流園區建設的標桿。作為輻射粵港澳、制造通全球的“世界工廠”,東莞是京東物流業務布局的戰略核心城市之一。早在2014年6月,京東物流就在東莞麻涌自建了第一個擁有全自動機器人(14.19 -1.25%,診股)設備的分揀中心。此次東莞亞洲一號全面啟用,集自動入庫、存貨、打包、分揀、出庫等全流程作業于一體,同時配備現代化生活配套設施,在世界電商一體化智能物流園區建設中具有重要示范意義。
據悉,東莞亞洲一號是目前已知的亞洲地區最大的一體化智能物流中心,面積近50萬平方米,相當于兩座鳥巢(國家體育場)的面積,其核心功能是處理中件及小件商品,單日訂單處理能力達到160萬單,自動立體倉庫可同時存儲超過2000萬中件商品。同時,擁有78臺“身高”22米的堆垛機,其大型交叉帶分揀系統全長22公里,相當于港珠澳大橋跨海段橋梁的總長度;分揀機上的800多個分揀滑道將包裹分別分揀運送到全國各地的亞洲一號及分揀中心,準確率達到99.99%,代表全球頂級水準。東莞亞洲一號在各個環節均大規模應用了機器人和自動化設備,自主研發的“智能大腦”更是具備調度、統籌、優化以及數據監控全方位功能,利用京東物流十幾年來積累的復雜訂單處理能力和算法優化,極大提高了各環節的運轉效率和質量。
投用后,東莞亞洲一號將全面提升華南地區的物流服務時效和商品在周邊各個大區間的調撥轉運效率。據預測,東莞亞洲一號投用以后,華南地區“睡前下單、醒來收貨”的“半日達”輻射范圍將大大增加;“千縣萬鎮24小時達”也將加速推進,超過1億人口將享受“24小時達”帶來的便捷服務。
東莞亞洲一號的全面投用,讓京東物流的智能基礎設施建設與區域經濟融合更加緊密,通過全鏈條、集約化、智能化的供應鏈服務,為大灣區企業降本增效和創新發展提供助力。以處理中件商品為核心的東莞亞洲一號,將與處理小件商品的九龍亞洲一號、處理大件商品的黃埔亞洲一號組成智能倉群,每日處理大、中、小件單量可以達到近250萬單。面向大灣區企業開放的同時,京東物流智能倉群、全供應鏈服務能力與當地的一小時交通網連成一體,讓大灣區的商品流通更加順暢,供應鏈服務更加高效,進一步助力社會物流成本降低,有效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發展。
以東莞和粵港澳大灣區為橋頭堡,京東物流全球智能供應鏈基礎網絡(GSSC)也將加快布局。京東跨境業務數據顯示,此前京東在大灣區跨境進口商品在全國占比超過40%,除三座亞洲一號組成的智能倉群外,京東物流廣州南沙保稅倉、香港保稅倉也坐落在東莞亞洲一號周邊,借助粵港澳大灣區對“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的輻射能力,未來國際物流業務將有序落地,實現一體化供應鏈能力和物流技術在東南亞地區的穩步輸出,為京東物流走向全球提供強力支持。
當前,中國物流成本占GDP比重仍高于發達國家,技術無疑成為在物流降本增效上實現彎道超車的核心驅動因素。25座亞一投用意味著京東物流用5年時間走過了發達國家企業40年的智能物流發展歷程,一分鐘內分揀機器人即可奔跑200公里,上架2萬件商品,“亞一效應”成為中國物流基礎設施智能化迭代引領世界的重要表現。據悉,未來兩年內,京東物流還將陸續投用近20座亞洲一號,實現全國核心城市全覆蓋,以物流全環節的智能化推動技術創新應用,用物流樞紐集群化建設帶動經濟圈和城市群發展,驅動中國物流行業實現超越,打造智能物流的“世界標桿”。
推薦閱讀
-
香港9月入境人按年大跌99.7%
2020-10-20 -
香港到北京長途搬家公司
2019-05-09 -
香港搬家到鄭州,中港跨境搬家
2020-07-10 -
黑塌菜背后的農村物流
2019-01-16 -
美企中國投資有兩方面優勢
2020-04-19 -
香港搬家到桂林,香港至桂林搬屋
2018-11-16 -
香港航空各想招數渡難關
2020-02-25 -
香港搬家到遼源,香港至遼源托運
2018-10-05